人民服务网
 
地方:北京|河北|河南|山东|山西|湖南|湖北|广东|广西|黑龙江|辽宁|吉林|浙江|安徽|江苏|福建|甘肃|江西|贵州|云南|青海|四川|陕西|宁夏|海南|内蒙古|海南|澳门|台湾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主站文化

罗蔼轩:一篇文看懂世界千年未解之谜——宇宙起源真相

2021-05-13 11:45:15 作者:罗蔼轩 来源: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

1.jpg

俯仰宇宙间,道在心身则境胜,境胜方知宇宙宽。你我之身,从何而来?点点滴滴,山水日月,千秋万世,皆是浸润于浩瀚宇宙。茫茫宇宙,几多分离,终始何极?

西方宇宙学认为,有限而无界的宇宙,起源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奇点大爆炸。宇宙大爆炸之前不存在时间与空间,也不存在物质与能量。大约在137亿年前,一个质量奇大、温度奇高、体积为0等具有一系列奇异性质的点爆炸了,这个点就是“奇点”,时空从这一刻开始,物质与能量从这一刻产生。

宇宙大爆炸理论,有着一些逻辑问题。仅以上述理念而言,便存在不少问题。

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,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,这是动量守恒定律,也是反映时空性质的定律。

奇点如何能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产生与爆炸?此理论实际并不能成立。

再者,性质是指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。奇点无论性质多么奇异,都是性质。是性质就必然同时具有着与其相区别的其他事物,否则,奇点就谈不上具有任何性质,不具有任何性质,也就谈不上有奇点。

还有,我们知道,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、顺序性与间隔性的表示;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、伸张性的表示。

物质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,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。物质是永恒的,既不会凭空产生,也不会凭空消失。各种具体物质的生或灭,不过是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而已。

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一般量度。自然界各种相互联系的现象都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反映。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反映出,相应于物质运动不会凭空产生,也不会凭空消失,能量也是既不会凭空产生,也不会凭空消失,其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,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,而在转化与转移的过程中,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。按照质能关系式,在发生能量传递的同时,也相应存在着质量的传递。

宇宙大爆炸“之前”不存在时间、空间、物质、能量,奇点不受外力而产生、爆炸等相关宇宙理论,与时间、空间、物质、能量的本质、特点、属性、定律等完全相悖,不能成立。

因此,西方宇宙起源的学说,是逻辑自相矛盾、逻辑不能自洽的。而“逻辑”是科学理论思维之基,“逻辑自洽”是科学理论成立之前提。

春山万嶂,秋水一痕;洒洒风光,如何求真?

区分道理有玄门,至理分明尽是真。

宇宙何来,是否成谜?

老子曰:“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”

现象有真相与假象之别。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,假象则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。

仅靠户外观察,对事物的认识便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上,轻易就会被假象蒙蔽而认识错误,造成主观范畴的错觉。

必得一颗怀真抱素、具有正确三观的清正之心,在不断积累材料的基础上,在形象、平面、单向、静态、线性等低级思维的基础上,不断发展抽象、立体、系统、动态、辩证等高级思维,充分运用高级思维对现象进行研究论证,才能去伪存真、由表及里的达到对本质的正确认识,掌握到颠扑不破的真理,支持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——怀真抱素、诚意正心、具有正确三观,从来都是通晓求真科学的必备素质。

辩证唯物主义指出,宇宙一切事物本一体,无孤立存在事物,每一事物皆是与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。

经由明晰事物关系之本末因果,任何事物、任何现象皆可了解,皆可论证。正确的了解和论证就是真理,而真理就是放在任何时空都能够行得通的、颠扑不破之逻辑。

故,宇宙来源,必可了解,必可论证。

宇宙一切作为一个整体,即是“有”,有从何来?

正如老子所言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

有一定从无来。

此处的无,并不是虚无,不是什么都没有,而是真无。真无即无限——大于宇宙的无限。

为何真无不是虚无,不是什么都没有?为何无限包含一切、大于一切,是宇宙的本源呢?为何真无就是无限呢?

第一,真正的无,既然是真,而不是假,作为真正的存在,则必然包含了能量。如果是虚无,是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种不存在,就是假。只有假,才是不能真正存在的;既然不存在,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无,而是假的无。假的无,又怎能以“无”真正存在?更别提“有”能从“无”来了。因此,若言真无是虚无、什么都没有,就具有了逻辑错误,是种片面臆测,不能成立。真无不可能是虚无,不可能是什么都没有——这一点的推理论证,不仅完全符合能量守恒定律,而且也提供了奇点存在可能性的前提。

第二,虚无与什么都没有,作为不成立的错误概念,及至宇宙其他万事万物,都是一切之中的。能够包含一切、大于一切,成为宇宙本源的,只有无限。

从计量而言,一切可量化,无限不可量化。而况,一切是一个整体——仍为有,有从哪里来?无——无限的真无。

从逻辑来说,一切的内涵与外延不可能大于无限。

一切有因,要找因。

无限本身就包括因。

倘若我们问:一切的一切,从哪来?

需要找因。

而倘若我们问:无限的一切,从哪来?一切的无限,从哪来?无限的无限,从哪来?

无论我们如何问无限的相关问题,答案都是:无限。

再者,从概念的逻辑来说,宇宙不可能来自于宇宙的种概念、下位概念的能量,而一定来自于宇宙的属概念、上位概念的能量。即宇宙不可能来自于小于自己的能量,而一定来自于大于自己的能量——任何能量都给不了别的能量自己没有的能量,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。

既然宇宙有限而无界,那么大于宇宙,便是无限而无界,亦即不受任何局限的无限。

因此,无限包含一切、大于一切,是宇宙的本源。时间、空间、物质、能量的本质、特点、属性、定律等也全都被包含于无限中,四者从不同角度相应地体现出了无限的一些原理与法则。

第三,真无既然有能量,那么,其能量如果不是无限,便是有限。有限仍为“有”,而其是“无”——真无。显然,其能量有限这个逻辑,根本不能成立;换言之,其能量必然无限。

故,真正的无,并不是虚无,不是什么都没有,而是无限——包含一切、大于一切的无限,作为宇宙一切本源的无限。

这一点,也完全逻辑自洽、准确恰当地概括表达了宇宙演化之前的存在,时间、空间、物质、能量的本质、特点、属性、定律等也仍必然性的被包含于其中,相应的体现出其一些原理与法则。

那么,无限又从何来?

无限,不受局限,不须要外因作用力。

为何无限不须要力,而宇宙须要?

所有物质的运动、转化等,皆须要力。

物理学上,凡能使物体运动、静止或者发生形变的外因,皆称为力。如:磁力、冲击力、地心引力等。

无论奇点、宇宙等皆须有外因,皆须要力,才能形成。因为,宇宙一切都是有局限的。

惟一不须要力的只有无限。

为何无限可无须力?

此亦是西方科学界一直没明白之问题。

要明白这个问题,首先须要跳出线性思维的局限性盲区。因为线性思维直线、单向、单维,着眼局部、范围狭小、割裂事物联系,容易形成孤立、片面、静止看问题的习惯,其分析结果,只能限于局部,不能认知整体。

如果不能跳出线性思维局限性盲区,那么,所试图描述、论证的范围也不能超出一个线性人工世界的种种局限范围。

众所周知,人工世界与自然界截然不同。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可分析解剖,却不可还原;但自然界却是循环往复的,是可还原的。

粒子自旋,质能守恒,花开花谢,春去秋来,是能超越一切局限的能量主导了具有局限的宇宙的形成。

这种能超越一切局限的能量就是真无——不受任何物质能量局限的无限。

要了解与论证无限为何不须力,或者说,不受力之局限,我们需先了解力的三特性:

1、作为物体之外因,力本身就是种物体,可量化。

2、力是物体对物体之作用,即相互的。

3、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。有物体才存在力,没有物体就没有力。

而无限之内涵又是什么呢?

1、无限就是《易经》《道德经》中所说的“无极”,是大自然能量。其包括自然界,并且不仅限于自然界,无限而无界;可化育一切物体,并大于一切物体;没有局限,不可量化。

2、无限的大自然能量,不是相对的,而是绝对的,是惟一的。不须要也不存在还有其他外界及外界之力、外界之相互作用、外界之相互关系等。

3、无限的大自然能量,无所不有、无所不能。包含一切,且不被一切局限。

故,是物依赖于其,非其依赖于物;是力依赖于其,非其依赖于力。

由此,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,宇宙皆是来自于无限。无限大自然能量才是最初本源,绝对的、惟一的一切的本源,同时,其也是绝对的无限。

无论哪个角度来说,无限都是绝对的无限。

凡事都相对,则相对本身存在的相对,就是绝对;有限的相对,也是无限。

凡事有绝对,则绝对的发展本身就包含必然的相对,符合人们现在认知到的规律。

凡事有相对也有绝对,则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;同时,绝对的无限包含相对的无限及至一切。

真理是什么?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真正理;是绝对性的,是惟一性的;其体现的是无限大自然能量之绝对原理。

绝对的无限大自然能量,包含相对,且不仅限于相对;包含始终,且不仅限于始终;包含变化与不变,包含肯定与否定,且不受局限,不受任何局限。

“科学的法则贯穿一切……科学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个描述整个宇宙的单一理论。”亦即指,科学的目的,是提供一个适用于整个宇宙的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
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提供真理,即提供出无限大自然能量绝对原理,便是科学的最终目的。

而由于无限大自然能量是绝对的不受局限的,因此,其必然也是惟一的;由于其绝对不受局限与惟一,其绝对原理必然也是贯穿一切的真理,是惟一的适用于整个宇宙的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
“一时强弱在于力,万古胜负在于理”。真理是绝对的、必然的,是毫无逻辑错误的,是在任何时空都行得通的。仅以线性思维对事物进行认识、说明,始终片面、局限、单维、孤立、静止、割裂,必然会轻易就陷入具有种种逻辑错误的误区之中,从而不能正确的认识真理,更不能正确的掌握与运用真理了。

叹世间,多少事,或是或非,或清或浊,皆在心身灵之方寸中。无明荒草几多愁?圆光东昭几时留?未明的,处处迷途;已明的,处处妙悟。

以丹绳之正,以碧泉之清,一境表里澄澈,一志方圆壮阔,涤去尘垢,伏住泥沙,拭玉镜,观静水。无论如何斗转星移,无论如何骤雨浓云,元在心间,纯真不变,灵若朗朗玉空,性如皎皎明月,思似悠悠兰风,动静两相宜,俯仰两无愧。如斯,自可树密不阻流水过,峰高不碍白云飞;了达一切相,赤子出庐山,款款步云归。

3.jpg





















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• 验证码:


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京)字第18719号
&2020 人民服务网 版权所有